難得來到台東。除了部落美食與部落舞蹈
更不能錯過。[ Ata原社手創生活館 ]
位於台東市中興路二段台東糖廠。就是他們的藏身之處
這次來台東。除了遊戲於好山好水。更重要的是來找好朋友Ata
在這裡可以親眼看到玻璃如何淬鍊成色彩繽紛的琉璃
還可以看到原住民技藝的竹編、刺繡、石頭彩繪、月桃編織等等文化的展現
太多東西要用眼睛欣賞。照片只是一小部分咧
對於排灣族琉璃珠。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電影『海角七號』而爆紅的各種珠子
甚至火紅到墾丁大街四處可見中國的仿冒品劣質品
若是藝術與傳統可以被仿冒。文化該怎麼傳承
真正的排灣族琉璃珠。無論是材質與技法。與各種珠子所代表的意涵
都是用心燒製而成。來一趟[ Ata原社手創生活館 ]。除了欣賞更能挖寶
不同的琉璃珠代表了不同的意涵。「孔雀之珠」還是「勇士之珠」呢。來找尋屬於自己的琉璃珠吧!
最重要的行程之一。到台東也要玩手作
手作精神發揮到極致啊!就是排灣族琉璃珠初體驗啦!
即使像我們一樣完全沒概念的門外漢。也能在親切的老師們指導下燒製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琉璃珠!
老師先親自示範步驟。看起來不難咧。轉轉轉。美麗的珠子就出現了
輪到我們上場時。哈哈。每個都很緊張咧
一手拿棒子。一手拿玻璃。面對著無敵高溫的火燄。才知道除了巧手之外。還得有快狠準的功力呀
不過不用擔心。老師會在一旁指導該怎麼操作
我們每人都完成了屬於自己的琉璃珠囉!開心的咧!
薄荷貓強力推薦。琉璃珠燒製體驗。快來燒一個屬於自己的琉璃珠吧!
給自己的。就是要與眾不同嘛。哈哈哈。我的ㄝ!我的ㄝ!
原社手創生活館-東台灣卡塔文化 ←快到Ata家瞧瞧
地 址:台東市中興路2段(台糖超市正對面白色大倉庫)
聯絡電話:089-228107
參觀時間:星期二~星期天上午10:00~下午17:00開放(週一休)內 容:
*琉璃創作空間、各類文化創意產品、部落文化體驗教學【機關團體可預約喔】
*琉璃珠體驗教學1人250元
堅持回歸文化本質
在台灣經濟轉型的過程中,原住民是被推向邊緣的一群,但是,上帝關了這一扇門,卻不忘打開另一扇窗——原住民傲人的藝術天賦,或許正可成為困頓中的微光,帶來希望。
「原社」的「傳習工場」經理林秀慧表示:台灣目前並無專門提供原住民手工藝生產的事業單位,「原社」在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的輔助下,成立「傳習工場」,自創「卡塔文化」品牌,就是希望透過集體經營模式,共創適合自己的就業環境。「卡塔文化」的「卡塔」,是排灣族三大工藝品之一(其他兩項為陶壺與青銅刀),戰前,日本人看它像蜻蜓的眼睛,暱稱為「とんぼ(蜻蜓)玉」,近年來琉璃材質的珠子風行,大家以為排灣族的珠子都叫「琉璃珠」。其實只要是有花紋的珠子,排灣族語都以「卡塔」稱之,而不限於琉璃材質,考古人員就發現不少陶質的珠子。
命名權的自主,不盲目跟隨外來文化,「卡塔文化」回歸本質的「正名」堅持,令人肅然,他們不僅僅傳習技藝,更重視部落文化的精神傳承,力圖喚回失落已久的主體性。「卡塔文化」的工藝品,並非只是將圖騰表象裝飾在現代商品,它還蘊藏了將傳統文化語彙轉換為創意產業的努力。
用幽默感打造工藝品
以集體創作的概念作品「小鳥不要來」為例,一位阿美族的伙伴,假日陪媽媽到小米田勞動,回到傳習工場工作時,和大家笑談自己的媽媽在小米田的趣聞,她不停地對小米田的小鳥抱怨。原來,小米這天賜的恩物,從來沒有病蟲害,唯一只怕小鳥來。「小鳥不要來」的主題名稱,就這樣在笑談風生中敲定了!
相關意象隨後衍生而出:橄欖綠加黃褐色的小珠子流蘇,搭配出酷似成熟小米串的效果;小米田中老人家用來趕跑小鳥的鐵罐串,化成了琉璃珠串;代表豐碩、成就的「綠蟲之珠」,在碎碎念著「小鳥不要來」的同時,不忘給予豐收的祝福。
「卡塔文化」的系列作品,都具有創新思維,就連傳統卡塔圖案的涵義,也有創意詮釋,例如孔雀之珠,故事描述孔雀王子到人間遊玩,想娶頭目的女兒為妻,原不答應的頭目,在傷心的孔雀灑下許多漂亮的珠子後,居然改變心意答應了!於是有人用「孔雀之珠」比喻堅貞不移的愛情,「卡塔文化」卻認為,這是孔雀王子善於「巴結」、才讓頭目點頭,贏得美人歸。幽默感原就是許多原住民朋友的特質,但能夠如此與傳統工藝大膽結合,還真是不多見呢。引用自〔點.台灣〕
有關珠子命名之議自古流傳於排灣族民間的珠子稱作qkata(卡塔)即美麗的果子之意,排灣人深信這些qkata是上帝送給排灣人的美麗禮物。日本及漢人學者以他們主觀認知,或依據珠子的材質命名為「琉璃珠」,或依珠子紋案想像稱作「蜻蜓珠」,於是後來大家索性也稱那些珠子為琉璃珠或蜻蜓珠。雖然說琉璃珠或蜻蜓珠都可以,但為顧及漸漸多樣化的使用材料,直譯稱這些qkata為卡塔珠;或取其流傳神話稱這些珠子為蜻蜓珠也蜚洽當。若為命名一致之求,且基於新制排灣珠創造來自排灣人,同時只有排灣珠已完整建立其系統化及文化論述,所以我樂見大家以「排灣珠」或「排灣珠子」稱qkata。引用自〔Ata東台灣。卡塔文化〕
原鄉藝術之美─排灣琉璃珠
台灣原住民各族中都有使用珠子的記錄,例如泰雅族貝珠衣上的貝類珠子,達悟族及阿美族的瑪瑙珠,布農及卑南族也流傳琉璃珠,則是較晚傳入,所有不同種類的珠子,其中排灣族及魯凱族所擁有的琉璃珠不但數量是最多的,而且色澤及質地都比較優美。
琉璃珠曾出現在一千多年前的台北圓山文化遺址裡,以金箔琉璃珠較多,這些管狀珠子,則不同於現今排灣族所擁有的傳統琉璃珠。根據考古學者的研究認為,排灣族所擁有的古琉璃珠是在排灣族遷入台灣之前就有了,並且發現與印尼婆羅洲北部土著擁有的琉璃珠極為相似,依學者陳奇祿對排灣族的琉璃珠做了成份分析,發現排灣族人所持有的琉璃珠含鉛量極高,不同於中國普遍含鋇成份的琉璃珠或其他製品。因此推測排灣族人極有可能是十三至十五世紀之間,由婆羅洲經由菲律賓的呂宋島攜帶著他們的琉璃珠,渡海來到台灣。
婆羅洲的土著與排灣族人並未發展具有製作這些珠子技術的證明,但排灣族把這些琉璃珠當做傳家之寶和婚聘重禮,在排灣族的社會琉璃珠產生了新的意義和價值。由於排灣族人對琉璃珠視為傳家之寶,其流傳區域僅限於族內婚姻行為之間,而不曾流入其他族群。引用自〔琉璃珠製作史料館〕
留言列表